地緣政治的火藥桶原本讓全球市場屏息以待,然而,這場看似一觸即發(fā)的危機卻以一場精心編排的和平劇本收場。油價不僅下跌,而是如自由落體般崩盤。特朗普總統(tǒng)通過一則Truth Social帖子宣布以色列與伊朗達成“完全徹底的?;稹?,一舉澆滅了市場對中東沖突的恐慌預期。布倫特原油價格在周一暴跌9%后周二盤初一度續(xù)跌4%,美原油從周一的高點78.40美元一點跌至64.38美元/桶,徹底抹去了自以色列首次向伊朗納坦茲發(fā)射導彈以來累積的戰(zhàn)爭溢價。這不僅是一次價格調整,更像是對那些押注戰(zhàn)爭的多頭投資者的一次無情“釜底抽薪”。在和平的鐘聲敲響后,原油市場被迫直面新的現(xiàn)實:供過于求的結構性危機。
和平的背后:一場精心設計的降溫大戲
這場所謂的“12天戰(zhàn)爭”更像是一場高調的表演,而非真正的地緣政治危機。伊朗的導彈襲擊看似來勢洶洶,卻更像是提前通知的“煙花秀”,目標直指卡塔爾的Al Udeid軍事基地,但卡塔爾官方迅速確認:無人員傷亡,無基礎設施受損。市場嗅到了“賣新聞”的信號,迅速從緊張的戰(zhàn)爭情緒轉向冷靜的拋售模式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(WTI)價格如斷崖般跌破65美元/桶,市場反應之迅猛令人瞠目。
這場“戰(zhàn)爭”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降溫痕跡。伊朗未觸及關鍵的霍爾木茲海峽,這一全球原油運輸?shù)拿}安然無恙;以色列的精準打擊也刻意避開了伊朗的煉油設施。特朗普則在這場危機中扮演了“和平締造者”和“油價低語者”的雙重角色,通過社交媒體高調宣布?;穑杆倨较⒘耸袌鰧M一步沖突的擔憂。這不僅是一場地緣政治的降溫,更是一次對油價戰(zhàn)爭溢價的精準拆解。
IG分析師Tony Sycamore說:“隨著?;鹣⒌墓迹覀儸F(xiàn)在看到上周原油價格的風險溢價繼續(xù)消失。”
Sycamore補充道,"從技術面上看,隔夜的拋售強化了美原油約78.40美元(2024年10月和2025年6月的高點)和80.77美元(今年迄今的高點)之間的阻力層,很明顯,原油要突破這層阻力層,需要一些極其意外且不利于供應的因素。"
交易員的先見之明:戰(zhàn)爭溢價的提前撤退
值得注意的是,精明的交易員并未被這場短暫的“戰(zhàn)爭”蒙蔽雙眼。許多交易員,尤其是那些密切關注Polymarket等預測市場的投資者,早在沖突升級前一天就已開始退出戰(zhàn)爭驅動的多頭頭寸。當伊朗的導彈襲擊被證明只是象征性動作后,這些交易員迅速加碼空頭,果斷拋售原油期貨。市場的反應異常迅速,布倫特和WTI的價格幾乎在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。這場“12天戰(zhàn)爭”不僅未能撼動原油基礎設施,甚至連市場情緒都未能持久點燃。交易員們早已通過精準的判斷和快速的行動,將戰(zhàn)爭溢價的泡沫徹底擠出。
供需失衡的殘酷現(xiàn)實:原油市場的結構性危機
隨著地緣政治的緊張氣氛消散,原油市場被迫直面其內在的結構性問題:供過于求的困境。OPEC+(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)近年來一直在悄悄增加市場供應,這并非出于對需求的樂觀預期,而是出于搶占市場份額的無奈之舉。在全球需求增長放緩的背景下,OPEC+重啟了部分閑置產能,試圖在市場進一步疲軟前穩(wěn)住陣腳。然而,特朗普的公開呼吁——要求更低的油價和更多的鉆探活動——無疑給生產商們潑了一盆冷水。白宮的立場明確:不會為高油價提供任何保護傘。
全球原油庫存正在迅速膨脹,而需求預測卻愈發(fā)不明朗。亞洲和歐洲的經濟增長放緩削弱了對原油的需求,而新能源的快速發(fā)展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壓低了市場對傳統(tǒng)能源的胃口。風險偏好正從硬資產(如原油)轉向其他領域,原油市場的基本面信號清晰而冷酷:短期內難言“抄底”良機。
和平的代價:油價的未來由數(shù)學而非導彈決定
如果這場停火能夠持續(xù)——早期跡象表明可能性頗高——油價的未來走勢將不再由地緣政治的導彈驅動,而是由冷冰冰的供需數(shù)學決定。交易員們已經開始重新調整策略,聚焦于煉油利潤率、成品油庫存水平以及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對生產商的持續(xù)“喊話”。在X和Truth Social等平臺上,特朗普的言論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不容小覷。他對低油價的執(zhí)著追求可能進一步壓低生產商的議價能力,迫使他們繼續(xù)增產以維持收入。
這場“12天戰(zhàn)爭”或許短暫地擾動了市場神經,但并未對全球原油供應造成實質性沖擊。中東的平靜與供應的激增讓原油市場迎來了新的挑戰(zhàn)。在一個以未來恐懼為交易核心的市場中,和平的到來成為了強大的空頭力量。油價的下一幕,將由庫存數(shù)據(jù)、需求曲線和特朗普的社交媒體動態(tài)共同書寫。
來源:匯通財經